Hammer质量流量计在实际应用中,需从安装、运行、维护三个维度把控关键注意事项,以确保测量精度与设备可靠性,具体要点如下:
一、安装阶段:规避干扰,确保精准基础
1.振动与电磁干扰规避
-安装位置需远离振动源(如泵、压缩机)及强电磁场设备(如变压器、大功率电机),至少保持0.6-1.0米距离。振动会导致传感器测量管自谐振动异常,电磁干扰则可能破坏信号传输稳定性。
-若无法避免振动,需在管道上加装固定墩或支撑架,稳定仪表附近管道,减少振动传递。
2.介质流向与安装方向
-液体介质:采用“水平正装”(外壳朝下),避免空气聚积在测量管内,影响振动信号检测。
-气体介质:采用“水平倒装”(外壳朝上),防止冷凝液积聚导致测量误差。
-混合浆液:垂直安装(旗帜安装),避免微粒沉积,同时便于气体/蒸汽清扫管道。
3.管道对中与支撑
-传感器法兰与管道法兰需同轴连接,使用螺栓时均匀受力,消除安装应力。
-上下游管道各两个位置需稳固支撑,防止管道伸缩或振动导致传感器变形。
-禁止用传感器支撑管道,避免外壳接触其他物体,防止外力损坏。
4.阀门与截止阀配置
-上下游安装截止阀及旁路,便于调零、维护及确保传感器停用时满管状态。
-测量易汽化介质时,下游需安装压力表,监控背压防止汽化或气穴。
二、运行阶段:规范操作,保障稳定测量
1.初始化与组态
-严格按照出厂校验单数据初始化仪表,确保测量基准准确。
-根据介质特性(如密度、温度)组态测量单位、输出信号类型(0-5VDC或4-20mA)及量程范围。
2.零点标定与校准
-零点标定:
-关闭上下游阀门,确保满管且流体静止,进入零点校准模式。
-定期校准(建议每3-6个月一次),记录零点波动,波动范围需≤10%满量程。
-实流校准:用于贸易计量时,每年检定一次;其他场景按需求校准,确保长期准确性。
3.介质特性适配
-腐蚀性气体:选用耐腐蚀材质(如316L不锈钢),确认密封材质(Viton/Kalrez等)兼容性。
-高压介质:确认耐压值(如100bar)满足工况,避免超压损坏。
-低温介质:防止冷凝液结冰,必要时加装保温层。

三、维护阶段:定期检查,预防潜在故障
1.日常巡检
-检查显示值(流量、密度、温度)是否正常,报警信息是否触发。
-确认工作参数(如量程、输出信号)未被误修改。
-检查阀门、截止阀是否泄漏,旁路是否畅通。
2.清洁与防堵
-定期清洁传感器测量管,避免污垢、沉积物影响振动信号。
-测量混合浆液时,增加清洁频率,防止微粒堵塞。
3.防人为干扰
-禁止断电或拆信号线逃避计量,此类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法律纠纷。
-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熟悉安全规程(如关闭阀门顺序、校准流程)。
四、特殊工况应对
-低流量测量:确保上下游压差足够(如调整阀门开度),避免介质中断导致计量误差。
-高温/高压介质:选用耐温耐压型号(如操作温度0-50℃,耐压100bar),并配置冷却或减压装置。
-贸易计量场景:严格遵循检定规程,校准周期≤1年,保留校准记录备查。